4月2日,哈萨克斯坦工业和建设部发布声明,该国地质学家在卡拉干达州地区地下300米深处,发现了一个大型稀土金属矿床。当前已探明储量达100万吨,经预估,其总资源量极有可能超过2000万吨。
据介绍,该矿床被命名为“ZhanaKazakhstan”,涵盖了Kuirektykol地区的大部分范围,其中包含铈、镧、钕和钇等稀土金属,平均品位为0.07%。
稀土金属在现代工业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日常的电子产品,到引领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乃至关乎国家安全的军事装备等众多领域,都离不开稀土的身影。随着全球向绿色能源加速转型,以及科技的持续创新发展,对稀土金属的需求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
此次哈萨克斯坦发现的巨型稀土矿,或将使其在全球稀土市场中崭露头角。目前,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稀土矿产国目录中尚未包含哈萨克斯坦,而该矿床若得到充分开发,将使哈萨克斯坦有望跻身全球稀土储量大国行列,仅次于中国和巴西。
值得注意的是,哈萨克斯坦工业部还指出,该国能够提供美国50种关键原材料清单中的21种元素,以及欧盟34种矿产清单中的19种矿产。这一发现无疑极大地增强了哈萨克斯坦向美国和欧盟供应关键原材料的潜力。
不过,目前哈萨克斯坦工业和建设部并未明确指出将由哪家公司负责开发该稀土矿,以及具体的开发时间安排。稀土资源的开发往往伴随着复杂的技术难题、高昂的资金投入,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严格要求。哈萨克斯坦虽拥有丰富资源,但在开采技术方面有所欠缺,未来或需吸引外国投资与先进技术,以推动该稀土矿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此次重大发现,不仅为哈萨克斯坦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契机,还可能促使全球稀土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后续发展态势值得各界持续关注。 |